江苏创新网讯 白鹭在丰盈水草间悠然飞舞,成群的大、小天鹅在水面上追逐嬉戏……每年冬天,这些“老朋友”都会来南京“过冬”。生态湿地,是它们栖息的“家园”。
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记者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获悉,近年来南京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2019年、2020年,南京自然湿地保护率均居全省第一。
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8.6%
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由新济洲、新生洲等5个洲岛构成,总面积26.7平方公里,是长江下游难得的原生态未开发的洲岛。为将该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长江沿线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示范,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从“绿色南京”专项中拨付500万元,江宁区也投入资金近两亿元。
“公园以多样性科普展览馆为核心,建设动植物栖息地修复、沼泽湿地恢复、湿地植物资源库建设、水生植物展示、鸟岛恢复等五大功能区。”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林业发展处(湿地保护处)处长罗心宁介绍,不仅拆除原有养殖渔网和建筑,将建筑垃圾运出湿地公园,还开展地形整治、水系疏通、水生植物栽植,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南京大学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洲岛上的维管束植物已从2011年的366种,增加到501种,脊椎动物从142种增加到269种,鸟类从103种增加到180种。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俨然成为“江中绿宝石”和“生态大宝库”。
新济洲是南京保护修复湿地的缩影。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2020年,南京湿地保有量近10万公顷,新建2个长江湿地保护小区,进一步完善了长江湿地保护体系,做到长江湿地应保尽保,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8.6%。此外,南京以长江干流和主要入江支流治理为重点,结合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等,修复各类湿地3500多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巡护+监测,有效保护湿地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也是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地。然而,伴随城镇化进程,一些地方出现过度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令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保护形势异常严峻。南京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候鸟频频现身,离不开有效的湿地管理。
目前,南京有长江、上秦淮、固城湖、石臼湖4处省级重要湿地。在做好省级重要湿地保护同時,2018年,南京还公布了包括滁河、秦淮河、玄武湖、百家湖等在内的27处市级重要湿地名录,对湿地进行分级保护管理。“现在,南京形成‘一江两河四湖多片’的重要湿地保护格局。”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该局对4处省级湿地开展标识标牌体系建设,共建设各类标识标牌312块。对于总面积达7354.5公顷的27处市级重要湿地,该局每年拨付55万元用于常态化巡护,及时发现、制止破坏湿地行为。
南京在落实湿地分级管理的同时,还努力改善监测设施落后状态,支持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新建视频、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空气等监测站点,支持龙袍长江省级湿地公园新建视频、气象等6个监测点,支持池杉省级湿地公园建立视频、水质等4个监测点,有力提升了湿地公园监测能力。
一处处湿地成为“候鸟乐园”
鸟类是湿地环境的晴雨表。目前,全球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3条穿越中国,江苏沿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国际迁徙路线”重要补给站。每年,有大量候鸟借道南京停歇、越冬或繁殖,一处处保护修复的湿地成为了“候鸟乐园”。
白鹭、绿头鸭、鸬鹚……在南京市六合区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常年定居于此或经此迁徙的鸟类有百种,总数逾10万只。南京市溧水区石臼湖,今年冬天吸引400余只小天鹅来过冬。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统计,2020年南京在省级湿地公园和重要湿地设置9个鸟类观测点,共发现湿地鸟类16目50科147种,占南京地区鸟类物种总数的54%。发现的鸟类中,有11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67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6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
罗心宁介绍,下一步,南京将以长江自然湿地保护为重点,建设湿地保护小区,进一步完善保护体系,将更多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切实提高保护质量;加大湿地修复力度,以长江沿线湿地生态建设为重点,优先修复连片、破碎化严重及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推进乡村小微湿地建设,提高乡村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图文/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