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教育

爱华小学:养成创新素养 打造新生代创客

发布时间:2019-11-28 09:50:33 | 来源:南方新闻网 | 作者:苏国锐 王珊珊 苏家秀 | 责任编辑:蒋梦雨

江苏创新网讯:深莞交界,有所学校取名爱华小学,寓“爱我中华”之意。于1982年建校,为的是解决越南归侨子弟的就学问题。

如今,“爱华”在新时代有了新含义。“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育人的原动力,“华”是促进生命的绽放。在此背景下,爱华小学秉承“为生命的无限可能奠基”的办学理念和“精彩生活每一天”的校训,提出了构建爱华小学科技创新特色学校的总目标: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养成科技创新素养,促进生命的绽放,打造中国新生代创客。


课堂内打造适合每个孩子的特色校本课程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在爱华小学看来,“富有生命、富有活力、和谐互动、充满关爱、张扬个性”足以概括。而要做到这20个字,让师生“脸上有光彩、胸中有华章”,离不开课程的设计。

基于学校发展与学生需要,爱华小学努力打造了适合每个孩子的特色校本课程,探寻每个孩子的无限可能性。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设计上有体系化的思考,重视不同阶段落实点。

学校设置了创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让每位学生成为“科技小创客”,如创客社团和小小发明家等等;学校也开设了专门的科学课程,结合小学生阶段科学发展任务、小学生年龄特点等开发、设计校本科学课程,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让课堂活起来,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的根本保证。

爱华小学目前有科技创新辅导教师5名,老师们积极参加相关学习,如中小学创客教育校长领导力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班、全国模拟飞行互动嘉年华培训活动、广东省优秀创客教师高级研修班等。

学校努力营造先进的校园科技创新环境,学校管理者充当开发者,提供给老师、家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平台,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困难。


课堂外推行“全面+个性”学习模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晨光照耀的梦想;每一个童年,都是生命绽放的花朵。创新是一颗种子,它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创新是一种文化,可以融入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爱华小学,这样一段话可谓人尽皆知。正如这段话所说,创新在爱华小学的各个角落里生根发芽,融进了学校的血液里。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外尝试更多的科学创新,爱华小学在多元智能理论引领下,推行“全面+个性”学习模式,在常规全面教育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的特质,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社团活动,开发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特长。

比如小小发明家——科技创新发明,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将科技发明方法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将科技创意变成科技制作和科技发明的梦想;3D创客实践——3D编程打印,包含3D创意设计和3D打印笔两个项目,以学习3D建模技术和3D打印笔的操作的形式,培养学生3D建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欢乐谷——实验探究,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激发科学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验证猜想;花满蹊水培学社——植物水培,学习掌握水培农业技术,如营养液配制、育苗、病虫害防治、水培转土培等,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与自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社团活动中,学生们的能力特长得到有效开发,学生们感受着丰富的校园生活,获得更多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健康成长的自信。此外,在爱华小学科技节上,还有丰富的科技课程,学生会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实践活动。


成效上形成科技创新教育合力共促学生幸福成长

爱华小学借力“新基础教育”实验,让每个孩子主动寻求自我生长点,在自身基础上进步。从满足学生合理的发展需求出发,学校打造系列家校活动,把师生的发现、创造、体验和形成合力变成持续发展的动力。重点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希望通过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助力每个孩子绽放光彩。

学校定期邀请科技创新名师专家给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讲座,不断更新老师和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组织编写系列校本教材,指导家长和学生适应不同学段的需求;以家委会为载体,努力形成家校科技创新教育合力,为培养科技小创客保驾护航。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今,爱华小学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

2018年5月,爱华小学学生在第14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钟南山创新奖)全国总决赛上获三金三银。同年8月,爱华小创客首次走出国门,代表国家参加第33届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获一金一银。

2019年4月,学生再次征战第15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钟南山创新奖)全国总决赛,获四金三银。同年7月,爱华小创客再次走出国门,代表国家参加第34届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获一金二铜。

2019年9月,2019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开幕。展会以“同心筑梦,科教领航”为主题,展示教育应用产品的创新与使用方面取得的创新成就。爱华小学作为光明区四所教育装备应用创新成果优秀学校之一参展,展示学校科技创新特色教育成果。

2019年10月,由市科学技术协会、区科技创新局举办的“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2019年“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工业园区”系列活动在爱华小学开展。面对新奇的科教设备,爱华小创客雀跃欢呼,争相体验。

2019年10月,爱华小创客张思懿、许洛熙被评为深圳市创新好少年,她们此前曾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和“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

2019年11月,爱华小研究员们的24个2018年深圳市小学生课题顺利结题。小课题类别包含科学探究、科技发明和人文类等,各小研究员们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历时一年进行了扎实研究。结题报告会上,小研究员们清晰的研究思路、严谨的逻辑论证、详实的过程材料、丰富的研究成果、活泼的汇报演绎形式,吸引了评委们的眼球。其中《神奇的彩色蚕》《植物在废旧电池土壤中的适应性》等小课题以研究问题清晰、研究过程详实等特点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发展正当时,未来亦可期。2020年9月,爱华小学将转型升级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小学。位居深圳北部中心、世界一流光明科学城中心地带的爱华小学,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新机遇。

“未来,学校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爱华小学丘苑银校长介绍,将继续引领师生家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学会感受幸福、分享快乐,努力打造爱华科技创新教育特色,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平台,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