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教育

让更多青少年看到科学家的“后脑勺”

发布时间:2020-02-08 10:17:22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李一陵 | 责任编辑:凌浩

1月12日,在由清华大学、Science、腾讯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小会上,一份由120万人票选的科学看点榜单出炉。首张黑洞照片问世、人类发现“黑洞之王”、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等天文学进展榜上有名。这份榜单由腾讯和Science联合发布,其特别之处在于,投票者全部是青少年。

榜单公布当日,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该校新清华学堂与听众畅想了2035年的中国科技发展。他谈到,即便自己年近90,可能也会继续做实验,不过,彼时中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应该来自当下的年轻人,而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

比如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杨振宁35岁获诺贝尔物理奖,图灵奖获得者平均年龄约为35岁,还有一些菲尔兹奖得主获奖时只有二十几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科学向前发展的希望,这些案例无一不在说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兴趣至关重要。而让青少年领略顶尖科学家的风采,无疑能起到引导青年以科学家为新偶像、以科学探索为新时尚的作用。

走进科学、了解科学,从长远看,是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从现实来看,则是在帮助他们在伪科学面前保持理性和冷静。比如去年的量子波动速读闹剧,打着“量子波动”的旗号,其实却是赤裸裸的谎言。这种明显违背常识的骗局,仍然有不少家长趋之若鹜,归根结底是公众科学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

据统计,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1.55%,上海、北京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20%,进入到高水平发展阶段,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一数字仅达到4.93%。

科学素养水平发展不均,明显的城乡鸿沟不可忽视。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这里距离中国探索宇宙的起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很近,但离大城市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很遥远。

曾有家长带孩子参加科学活动,会后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一定能听懂,但只要让他看着科学家的后脑勺,就值了!”诚哉斯言,有时候也许只是看见科学家的后脑勺,感受到一下科学家的风采,便能立下一生的志向与追求。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机会,都能看到科学家的“后脑勺”。

一次榜单发布、一场科学小会的活动现场最多不过容纳几百上千人,但需要科普教育的青少年数以千万计。如何打破科普教育的城乡鸿沟,让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深入更远的基层、飞到农村、飞到偏远山区,覆盖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去年,由中国科协发起的“科普大篷车”活动走进了偏远地区,搭载着简易实验装置、科学小会短视频等科普资源的大篷车走进了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等地,带去了科普嘉年华、巡回互动展和科学家演讲等活动。新的一年,“科普大篷车”将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展开活动。这也正是我们期待看到的。

我们期待有更多科学家,不仅能走进大城市的宏伟礼堂,也能有机会走进乡村学校的教室;期待有更多科学小会流动起来,为偏远山区的孩子提供多元的科普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引领他们学会仰望星空、用自己的能力探索未来世界。(文/李一陵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