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留学生在海外的情况,以及是否回国的抉择牵动着许多家庭的心。
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着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的健康与平安,祖国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中国驻外使领馆会陪伴在大家身边,坚定不移与广大留学生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记者就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留守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地的留学生,以及外国高校教师和留学专家,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理性”是此时最需要的防疫策略。
理性选择去留
目前很多留学生在国外的状态是“居家上网课,尽量少出门”。
在美国西北大学读研的张丽丽春假前收到学校的停课通知,提示学生春假结束后改为在线上课;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矛青青到英国学习已近两年,上周学校宣布启动线上课程;在意大利博克尼大学就读的汪萍说,学校已开始上网课,取消了期中考试。我每天就是学习、做饭,跟着软件做运动。
和汪萍一样,不少留学生选择留守校园,“意大利的疫情严重,也有一部分同学决定回国。”汪萍说。
“回不回国需要留学生自己来决定。而作决定的前提是理性分析。”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原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岑建君对记者说。
在作决定之前,张丽丽把留校和回国的感染风险仔细分析了一遍:如果回国,可能需要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中途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按照目前的转机时间计算,路程大概需要30-40个小时。飞机上和机场人员相当复杂,不排除遇到感染者。如果留校,物资充足,有防护用品,可以尽量不出门。“相比之下,回国路途上风险更大”。
西北大学中国事务主管、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顾利程考虑到西北大学对学生的支持和学业的后续问题,建议同学和家长理智一些,不要急于回国。
他介绍,该校有中国大陆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约2500余人。从生活方面来看,校园的宿舍和食堂没有关闭,可以支持学生的生活;从学业方面来看,目前学校计划延期开学后先进行网上授课,恢复上课的时间仍不确定,如果学生回国,可能无法及时返回上课。
学生抱团自救,国内企业、医院也在帮忙筹措防疫物资
张丽丽告诉记者,有些留学生的情况很被动。比如,纽约的朋友的学校被征用,宿舍和食堂均已关闭,朋友在疫情之下奔波寻找新住所、购买家具、储备生活物资,难题很多。
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何佳恒说:“之前中国疫情严重时,大家在这边建立了密歇根州华人后援团,为国内筹措物资。我们的同学也拿出自己的补助、零花钱购买口罩等物品寄给了武汉的医院。现在这个后援团开始自救。国内的一些企业和我们曾经捐助过的医院,也在帮我们筹措防疫物资。”
何佳恒选择留校,除了出于个人安全的考虑,也因为责任。他需要承担联络中国领事馆、代表同学与学校协商扶助措施、发放防疫物资等工作,而且还要和学联会的成员努力安抚国内家长的焦虑情绪。
“我周围同学们都还比较理智,家长比孩子更焦虑。一些同学之所以决定回国,是因为家长的强烈要求。”何佳恒说,考虑到一些家长可能会误信谣言、产生恐慌,他和同学们每天及时把大家关心的问题翻译成中文,发布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中国学联的微信公众号上,内容涉及疫情通报、本地要闻、公用设施情况、网络招聘等。
“我父母也建议我留守校园。我爸说,如果是出于疫情的考虑,在学校居家隔离就可以;如果是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万一出现问题,祖国不会不管。”何佳恒说。
祖国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
中国政府在密切关注海外留学生受疫情影响的情况,耿爽在3月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海外留学生们心系祖国主动捐款捐物,关心和支持国内抗疫斗争,我们对此深受感动,也深感自豪。随着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蔓延,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海外同胞的安全与健康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祖国的心。”
耿爽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使领馆与驻在国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保持密切沟通,要求外方高度重视并切实维护好我留学人员的健康安全和正当权益;及时发布并更新领事提醒,确保留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各国应对政策和使领馆防疫服务信息;开设面向留学生和国内家长的咨询热线,回应他们的求助诉求,安抚他们的焦虑心情;发布防疫小贴士,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讲解防疫知识,为留学生介绍网络问诊平合,提供专业、科学的疫情防控指导;对确有困难的留学生发放口罩、消毒水、洗手液等物资,解决燃眉之急。
针对当下仍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岑建君建议,首先,留学生需要遵守留学所在地的法律法规,配合当地开展防疫工作;第二,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分析是否需要返回国内,对于旅途中的风险、自己的健康情况、学业的近期规划、国内的隔离措施等进行全面考虑;第三,如果在国外出现健康问题,可以联系学联会、使领馆;第四,如果在国外遭到歧视,尽量避免冲突,如果遭遇暴力,可以先报警,再与学联会和使领馆等联系。
(应被采访对象要求,张丽丽、矛青青、汪萍为化名)
(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