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讯 从九十年代起,我就与赵亚夫一起从事与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的交流工作,引进日本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法,协助编制了戴庄有机农业规划等项目,并在句容的戴庄村开展有机农业推广试验。2018年,成立了“亚夫团队工作室”,我作为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从中亲身感受到“亚夫精神”的内涵。
江苏省第二批《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意见,要求全体党员开展“领导干部学“周恩来精神”、基层干部学赵亚夫、广大党员学“王继才活动”,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通读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论述”等原著的同时,结合近两年与赵亚夫先生工作和交流,谈谈对“亚夫精神”的理解。
亚夫精神的“信念”
2017年,我请赵亚夫先生来风景园林学院与师生党员进行座谈,他从自己农村出生、学农经历、对党忠诚、为农服务、农林情结等方面和师生进行了交流,交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党的感恩、对农业农村振兴的期待、对农民脱贫致富的渴望和对新一代“农人”的期盼。他说,“我在农村出生,是农民的孩子,从小经历过贫穷和饥饿,深知农民的艰辛,因而坚定了学农爱农务农,一辈子为农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与模范人物的面对面交谈,我们感受良多,他的一言一行表现出为农献身的坚定信念,亚夫先生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在座师生。
赵亚夫曾荣获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扶贫先进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9年入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和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他常说:每次受到国家的表彰和领导人的接见,我既有荣誉感,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下步努力方向是什么?怎样为广大基层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怎样让农民致富农村振兴?因此,我怎么也不能停下脚步,我马上80岁了,还要带领句容的农民干到90岁!一个共产党员朴实的话语,对经常和他一起工作交流的我来说,确实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洗涤,正是一个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支撑着他,才使他既感觉不到累、也感觉不到苦。
亚夫精神的“认真”
和亚夫先生一起工作的人,有时觉得他难处,是因为他太“认真”,凡事都要求做到“极致”,这也许是他长期从事科研和中日农业交流,受到日本匠心精神的影响有关。
戴庄地处丘陵山区,山清水秀,有着天然的林业旅游资源优势,亚夫先生找到园林学院,想将戴庄打造成以樱花为主的美丽绿色乡村,以此带动农旅产业。我们经考察调研,提出了引入民间资本,快速打造绿色美丽乡村的方案。但是赵老坚决反对,说资本是逐利的,我们要借助先进技术,用时间去打磨一个超越日本的樱花主题观光园。樱花园建设中,他从用地、种植、品种、管理等方面,亲自临现场指导,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打造绿色乡村。在他的指导下,现在戴庄的樱花园已初见雏形。
他的“认真”还表现在对推广有机农业的上。做村民思想工作,坚持有机栽培,决非易事,他从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入手,进入农户进行有机农业的宣讲,并且通过生产实际让农民受益。他以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顾问的身份,每周四天出现在戴庄,创立的“戴庄模式”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省试点推广。在他“认真”精神的感召下,句容出现了纪荣喜、杨修林、方纪生等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更多的市级以上劳模。如今的戴庄,呈现出了农民富裕、空气清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新农村景象。
亚夫精神的“朴实”
80年代,赵亚夫在日本农家研修时,农家主人曾对我说:赵亚夫每晚学习农业书籍和日语都要到凌晨,早上需要步行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工作现场,主人让他搭便车,赵亚夫说“我还是走着去吧,这样我每天都可以观察植物生长状况,了解这里的气候生态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农家主人被他朴实的敬业精神感动,在赵亚夫在回国时,为他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并把他当年在日本研修房子一直保存着,作为中日友好的纪念。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修复、精准扶贫模式”是亚夫精神的朴实的体现。2001年,赵亚夫到镇江最穷的山村----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去探索有机农业。他牵头成立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近三十年来,他跑遍了戴庄的山山水水,见证了这里一草一木。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我校积极参与赵亚夫先生的为农服务工作,在白兔的草莓、茅山的葡萄、村庄的绿化、农民的培训、赴日的交流等工作上为句容的乡村振兴做了一些工作。
亚夫精神的“执着”
“不忘初心”是赵亚夫先生一以贯之、执着为之奋斗的情怀。80年代,赵亚夫赴日研修并从日本引进20棵草莓苗,形成了草苺产业。在他的执著努力下,句容市先后荣获中国草莓之乡、葡萄之乡、苗木之乡、有机农业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30多年来,亚夫先生一直执著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完成“中日合作句容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规划”;举办中日稻鸭共作等亚洲农业技术论坛;组织地方干部和农业生产技术骨干、经营能手赴日考察学习;编写了《机插水稻稀植栽培技术》、《走共同富裕的有机农业山村-中国江南戴庄村》等书籍。每年接待日本技术专家团组10余批、50多人次,每年派往日本的技术团组8个左右、农业研修生20余人次。把日本先进实用的现代农业品种技术引进到句容,进行普及推广,惠及农民。
2013年开始,中日之间政治一度关系紧张,人们曾对赵亚夫从事中日农业技术交流感到担心,赵亚夫执着地说:“政治是政治,科技是科技,我一生只想做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和从日本引进农业技术在农村广泛应用到为农民服务中,让农民富起来,是我执着奋斗的目标。”
亚夫精神的“创新”
“要致富,找亚夫”,是三十多年前就在句容流传的一句口头语,至今人们依旧传颂。因为亚夫先生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通过先进技术指导农民脱贫致富。
如今,亚夫先生已是八旬老者,他应用现代化工具不亚于年轻人,网络应用、电脑写作、甚至连QQ微信都熟练使用,日文的农业科技资料都亲自翻译。每次去国内外考察,亚夫先生就是寻找新技术新品种。引入句容后,和镇江农科院、农林学院专家共同研究、开发创新、普及推广,一个个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出现。他常谦虚地说:“我没有多少能力,但我有一颗让农民富裕起来的愿望,每到一处,我发现有能致富农民的新技术新品种,我把它引进回来,和大家共同创新开发,最后成功了,大家都把荣誉给了我”。
为了传承和发扬赵亚夫的精神,镇江市委组织部及句容市成立了“亚夫工作室”,从组织机构、体制机制、人才资源、项目经费等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让“亚夫精神”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农民。(作者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员 巫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