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讯 他不怕吃苦、不怕脏,刻苦钻研林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在工作的21年里,他的脚步踏遍了西宁市南北山绿化片区的沟沟岔岔,脸晒得黝黑,鞋不知道穿坏了多少双,哪里的林子长势好,哪里的林子存在生长问题,他都心里有数。在他的的带领下,在一锹一镐、一串串脚印之间,一片片绿色山林出现在我们眼前,南北两山的绿色山林犹如飘带一样迎风招展于高原上……他,就是西宁市北山林场副场长郑寿明。
完成的每一项造林绿化工程都是放心工程
1998年郑寿明军队复转分配到西宁市北山林场,在工作的21年里,哪里任务重,造林绿化难度大,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重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上级领导指名让他负责,因为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和丰富的现场造林经验,完成的每一项造林绿化工程都是放心工程,都是样板工程,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在同行业遥遥领先。
“我对自己、班组成员,还有施工队的所有人,都是严要求、严把关,对所有的造林人员都要求做到手勤、眼勤、脚勤。”话语不多的郑寿明,对林业工作的认识清晰到位,“造林工作不是靠嘴说,也不是照本宣科的事,必须要自己去实干,手要动起来,眼要看到每一个细节,脚步要走遍造林的每一块土地,只有完全掌握了造林地的实际情况,才知道怎么能最快最有效完成栽植任务。”
从一般职工到大南山绿化组组长,他自始至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全身心投入到林业生产工作中,几年来荒山造林2万亩,景观提升500亩。在造林绿化工作中走在职工的前面、挥洒辛劳的汗水,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班组成员全力完成各项工作,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西宁市绿化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2008年开始的南北山生态绿化屏障工程中,郑寿明和同事们累计造林面积达2.8万亩,高标准栽植各类苗木400多万株,如今的南北两山已经从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植被葱葱,繁花似锦的生态绿色屏障。
从不把工作中的困难当做困难
一路走来,郑寿明做事的习惯是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认为要想“备好课”,就得腿勤,脑勤。
机场高速(西宁段)沿线景观整治工程是西宁市2013年—2014年一项重要的绿化工作,总体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由于北山林场点多线长,安排在机场高速沿线绿化工作仅有2名职工,配备了1辆工作车,同时施工现场周边与铁路建设、高速公路改道等工程交错施工,施工难度极大。
绿化任务下达后,为顾全大局,郑守明服从单位安排,主动承担起了绿化工程垃圾处理、土地平整、绿化放线、栽植、养护管理等工作。而他,却从不把工作中的困难当做困难。根据工作的需要,在回填种植土、苗木栽植期等绿化关键期,郑寿明带头日夜驻扎在施工第一线,保证了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
为确保按时回填种植土,解决种植土回填与我市大气污染整治工作的矛盾,在严格降尘措施、达到降尘标准的前提下,郑寿明和全体班组成员全天候坚守在机场高速绿化工地,利用晚上时间将种植土及时拉运到位,为开展绿化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针对绿化工程中苗木供应不及时的现状,及时调整栽植流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及机械等,保证了施工进度。经过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的奋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机场高速沿线绿化整治工作。
现在,郑寿明的主要工作是安排值班人员对进山的人员进行安全登记和可燃物的清理。“现阶段已经进入冬季防火期了,进入防火期以后林场的重点区域就在小有山这块要加强巡护的登记。”郑寿明比划着说。
始终坚守着普通一线林业人的初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他先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攀比。他关心、爱护同事,谁家里有事或者是生病了,他就主动承担起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安心照顾家庭或者是养病。他的精神感染了林场里其他同事,在全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阶段林场实施的绿化建设任务。
在同事李启琴的眼里,郑寿明就是他们的榜样,“郑场长在我们林场的全年工作当中,不管是春季造林、秋季造林还是日常的绿地养护管理方面,在所有的工作当中积极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也给我们年轻的干部职工起到了模范、示范的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郑寿明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为民、务实、清廉。在平日的工作中坚持严管厚爱,注重把人性化管理融入其中,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主动关心,热情帮助,体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自机场高速沿线景观整治工程施工以来,为确保按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始终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以单位为家,放弃休息日,利用“白加黑”“五加二”亲力亲为带领班组成员开展绿化工作。
虽然获得了“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他却说,“我其实就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林业人,我的任务就是让家乡的荒山荒坡披上绿衣,改变光秃的形象,把那些好不容易长大了的树木看护好、保护好。(张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