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文化

饮茶风尚与紫砂品鉴——读陈传席《紫砂小史》

发布时间:2020-02-15 19:45:48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作者:林硕 | 责任编辑:凌浩

【读书者说】    

举凡品鉴事物,首要精研其传承流转,继而考述内涵、外延,兼及勃兴、衰落之事,归纳出若干评判准则。陈传席先生所撰《紫砂小史》便是这样一部著作。书中对魏晋、隋唐、两宋以及明清以降不同时期饮茶风尚的变化进行了翔实考证,将紫砂壶的“滥觞”“兴起”“成熟”“发达”“衰落”“复兴”“新生”与“鼎盛”置于宏观历史条件下加以阐释。同时,作者综采古今,总结出“品壶六要”,将“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适用”作为品鉴紫砂壶的六项基本法则,并附以文献出处、背景说明,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繁杂的知识体系深入浅出地进行传播,以飨读者。此书俨然是一部关于历代饮茶风尚和紫砂品鉴的百科全书,名之“小史”实属过谦。

饮茶之风

世间若无饮茶之风,吾侪便无紫砂之爱。国人饮吃茶之俗,可谓源远流长;诚如陈传席先生所言:早在《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此处的“荼”字即“茶”字,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初就有吃茶的风习。至开元年间,唐明皇李隆基首次将“荼”字正名为“茶”。“改荼为茶”虽然仅仅一笔之差,却反映出隋唐之世,饮茶之风大行其道的历史事实,否则日理万机的皇帝绝不会顾及杯中之茗,特此正名。

纵观有唐一代,对茶道研习至深者,莫过陆羽。其所著《茶经》“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痟而去疠”,阐明了茶之精妙所在,被后人尊为“茶圣”世代供奉。《紫砂小史》收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陆羽瓷像的图片,为世人了解茶圣形象提供了实物参考。该像烧造于五代时期,白釉黑彩,坐姿,高约十厘米。瓷人束发戴冠,面部五官清晰。眉梢下垂,眼睛较小,鼻梁不高,与《新唐书》中“(陆羽)貌侻陋”的描写基本吻合。身穿交领连缀衣,腰间有襞积。足穿系带布袜,呈盘腿趺坐状。双手于胸前微曲,展开一幅卷轴,应系《茶经》。立像供奉陆羽的主体人群是茶商、茶肆的老板,供奉地点则是在茶灶旁。与民间以“灶糖”供奉灶王爷类似,祭祀茶圣也需要特殊的贡品“茶水”。通常情况下,祭拜之人会恭敬地将茶水、干果排放在陆羽面前;如遇生意不济之时,他们也会以沸水冲淋茶圣像。除此之外,有些私宅也会供奉陆羽像,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皆因推崇茶圣者甚众,匠人对陆羽像的烧造愈加精益求精,导致产量有限,供不应求,故寻常人家要购买几十件茶器,才能得到一尊陆羽像。这与今时商家捆绑销售“限量版”“非卖品”的做法如出一辙。

紫砂之爱

两宋以降,团茶大行其道。名列“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蔡襄亦对此情有独钟,不仅在福建转运使任内创制了小龙团茶,更作《茶录》两篇,涵盖论茶十目与器具九目,读斯文便可窥见宋人茶道之繁复。《紫砂小史》中收有南宋宫廷画师刘松年的《碾茶图》与《斗茶图》,前者以工笔白描生动地展现了文人雅士们在雅集之上赏鉴画作,点茶品茗的场景,后者则刻画了四位行脚商人在路边歇息也不忘注水斗茶的画面。陈传席先生在查阅大量文献、画卷的基础之上,不但为读者还原了两宋时期“全民斗茶”的盛况,更充分利用王观堂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将江苏宜兴羊角山古龙窑遗址的考古成果运用到考证当中,论证紫砂壶的雏形滥觞于此时。1976年7月,宜兴红旗陶瓷厂于基建施工时,挖掘出一座古代紫砂窑址,其宽约十米,长约十米多,南北走向,在当时属于小型龙窑。窑侧有两排用砖砌成的垛子,其砖经测属于北宋中期。同时,在羊角山龙窑遗址中尚有大量宋、元两代的紫砂壶残片。在传世文献和考古的“双重证明”之下可知:紫砂壶在宋代就被大量生产且传之甚远,方有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以及米元章“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等咏颂佳句。

由于唐宋以降主要采取煮茶或点茶之法,故彼时的紫砂壶制作较为粗糙,形制亦属大壶。《紫砂小史》书中提及的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人摹“东坡提梁壶”,即仿古之作。作者通过苏轼四次造访阳羡(宜兴)的故事,将“东坡提梁壶”的来历娓娓道来。相传苏东坡在宜兴流连忘返,以致“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更留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句,便将此种器型名之“东坡提梁壶”。从图片中不难看出,此壶圆纯端重、纹饰较少,提梁处的设计简巧虚空,足见宋代紫砂壶更侧重于实用性而非观赏价值,有别于后世泡茶所用的紫砂壶,故陈传席先生将之划入“滥觞期的紫砂壶”。

洎元明嬗代,起于民间的明太祖认为:宋代上至天子,下至文人皆崇尚点茶之风,过于繁复奢靡,且制作龙团(团茶)工艺烦琐,耗时费工,又易滋生贪腐,倡导以“冲泡法”取代“煮茶法”“点茶法”。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深谙父皇心意,提出两宋以来“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反倒是直接茶叶方显“自然之性”,更结合世风流转,归纳出“品茶”“收茶”“点茶”“茶炉”“茶灶”“茶磨”“茶碾”等十六则,写就《茶谱》。

明代饮茶风尚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紫砂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自“紫砂始祖”供春以降,涌现出董翰、赵梁、袁锡、时鹏和李茂林等众多制壶名家,塑造出“菱花式”“多提梁”“水仙六方式”以及“菊花八瓣式”等样款;而紫砂壶从“兴起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则是一代紫砂名家时大彬(时鹏之子)登上历史舞台。在此之前,各家制壶仍承袭着宋元特征。陈传席先生在书中提道:1965年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吴经墓中的提梁壶,现藏南京市博物馆。这把提梁壶是现存完整的紫砂壶中有可考年代的最早的一把,断代为明嘉靖年间。可见,彼时的制壶方家尚未彻底摆脱喜作大壶的窠臼。至万历中,时大彬“应文人饮茶风尚之需”,改变了宋元以来大壶为主的器型,转而制作小壶。读者参看《紫砂》中收录的“三足如意纹壶”“六方壶”“紫砂胎红雕漆执壶”“宝诰壶”等时大彬手制佳品,仿佛令人置身彼时文人雅集之间,任思绪徜徉于香茗紫壶之间,畅想那悠远且引人遐思的艺术境界。

文人情怀

陈传席先生在书中提出:紫砂壶在明代取得长足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一方面,江南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带动了民间手工业和工艺品的发展。另一方面,官方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商人不能使用金银器皿,故即使富甲一方的名巨贾也只能使用泥壶,致使后者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紫砂壶上追求更高的艺术性。

入清之后,紫砂发展进入了高峰,不仅出现了有别于明代的新风格,更让紫砂壶走出了国门。陈传席先生将清代紫砂的特点总结为三种风:“传统的文人审美情趣”“富丽豪华、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与“包金银边或装玉的外销风格”;尤其是外销紫砂壶,流布东南亚乃至西欧诸国,如外销贴花六方壶、外销贴花富贵多子纹狮纽壶等等,不一而足。紫砂壶在欧洲的热销引起西洋工匠的仿制,书中收录了几款英国、德国以及荷兰匠人仿宜兴紫砂壶的作品,如英仿贴花人物壶等等,不仅为读者拓宽了眼界,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紫砂小史》中不仅收录了历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名品,更具有广博的文化视野,选取了传统名画之中绘有历代饮茶风尚的大量画作入书,如唐代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宋代刘松年的《斗茶图》《碾茶图》、明代丁云鹏的《玉川子煮茶图》、陈洪绶的《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清代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图》、“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玉川先生煎茶图》,使读者在品鉴紫砂的同时,可以窥见古时文人雅士那种遥远而崇高的意境与情怀。陈传席先生写紫砂之史,却又不囿于其中,诚如斯言:“从一把壶中见到整个大千世界。紫砂壶不过是一团泥,然而,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它自身之外的东西。”【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馆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