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文化

[红色江苏]专栏(五十七):启东抗大九分校旧址:粟裕与抗大九分校

发布时间:2021-04-16 09:06:43 | 来源:江苏创新网 | 作者:周晓平 | 责任编辑:

【编者按】: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 是新四军抗日驱寇的主战场。秦邦宪、恽代英、张闻天、周恩来、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来自于江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江苏。江苏现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1710处,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我们学习、研究红色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追寻先烈轨迹,展现鲜为人知历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文化,本网特开辟“红色江苏”专栏。现分期发布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周晓平撰写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1941年,刚刚改编组建的新四军一师,在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师长粟裕率领下,采用截击、袭击、围攻等游击战术,在苏中共作战520多次,七守三仓,五夺丰利,进袭如皋、海安、金沙、泰兴、黄桥等地,毙伤日伪官兵1.21万人。年底,日军集中兵力对师部驻地东台三仓镇进行重点扫荡,妄图寻歼一师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

1942年2月,一师师部甩开日寇的“扫荡”,与先期到达的三旅旅部会合,进驻黄海之滨的启东海复镇,这里,1926年诞生过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群众基础较好。随后,粟裕以随师部征战的抗大苏中分队为基础,以1921年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垦牧高等小学和后来的海复镇东南中学校舍为校址,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粟裕亲自担任校长。在烽火岁月里,九分校像磁铁,聚集了大批献身爱国救亡斗争的热血青年,除粟裕和三旅旅长陶勇等军事将领,季方、梁灵光、顾尔玥、沈亚威等地方政府、教育和文艺界领导,经常到校授课,宣传抗日救亡,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讲授我军的游击战术,鼓励和教育青年人坚持抗战的信念与本领。

1942年,苏中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粟裕指挥一师英勇开展反“扫荡”和反“清剿”斗争,创造出平原水网地带的游击战新战法,不断改造地形、改进战法,使日伪军行动困难重重。仅一季度,部队就进行了三阳、一仓、陆家庄、悦来、金沙等168次战斗,攻克日伪据点20多处,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在频繁战斗、高度流动中教学,是抗大九分校的办学特色。学员们一边行军作战,一边坚持学习。当日寇大规模“扫荡”时,学员们白天上课,晚上转移,与军民并肩冲锋在抗战第一线。

盘踞在20多公里外汇龙镇的汪伪军,经常下乡“扫荡”,对九分校的威胁很大,粟裕决定除掉这个祸患。当时师部只有3个连,兵力不足,粟裕调九分校三中队参战。6月3日晚,三中队袭汇龙镇伪军成功后,又冒雨奔袭吴仓港之敌,在新四军其他7个连的配合下,经过40分钟的战斗,生俘200余人,缴获敌电台一部和全部枪支弹药为开辟启东东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夏秋两季,粟裕指挥部队进行了斜桥伏击战、石港攻坚战和谢家渡截击战等上百次战斗,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清剿”。

不久,日寇调动南浦旅团和伪军近4000人,分九路包抄一师师部和九分校驻地。情况十分严重,九分校奉命突破封锁,在附近三甲镇吕四港登上渔民的大木帆船,转移到黄海海上办学。各队分散自学,教员深入船队组织讨论,解答难题。夜间行船经常遇到海匪,师生们操起武器就进行战斗。每天吃炒元麦干粮,不少人肚胀、便秘、不消化,淡水用完喝海水,海水拌炒麦面又苦又咸难下咽。渔民们冒着敌人“扫荡”和海匪袭击的危险,和师生们共渡难关,将自己捕捞的鱼送给师生们吃。海水退潮以后,师生们就下海捡蛤蚌吃,就这样,大家在海上与敌人艰难周旋了十多天。

1943年1月,日军反复“清乡”的形势更加恶化,九分校渡江南下转入茅山地区,以后又从苏南转回苏中办学,直到1944年初改为苏中公学战火中的九分校共举办5期,先后培养出3300多名军政干部,成为我党和我军的栋梁之才。九分校也因此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党政干部摇篮”,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2年,海复镇那栋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四合院民国乡村校舍成为省级文保单位——抗大九分校旧址,恢复了当年的教室、师生宿舍和粟裕办公室,设置了九分校纪念馆等,作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


【作者简介】:

周晓平,现任江苏省房车露营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副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研究员。先后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和江苏省旅游局工作。从事旅游行政管理工作和旅游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智慧旅游研究20多年。兼职南京农业大学乡村旅游研究发展中心顾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和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特约编辑。

20210219150741_85558.jpg

出版过《江南》(台湾中华自由行丛书)《双休潇洒游江苏》《驾车自助游江苏》《驾车自助游山东》《驾车自助游安徽》《驾车自助游上海》《红色旅游名城南京》,美丽江宁丛书《筑梦家园》《名邑胜迹》,江苏旅游故事丛书《那些美景的无边风月》和《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等书籍近40部,编辑出版《印象江苏》画册,承担过“美好江苏”和多部旅游形象广告电视宣传片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