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资讯

崇正书院邀请国家顶级非遗专家举办“非遗传承的密码与保护”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05-29 08:48:58 | 来源:来源于网络 | 作者:陈宁 | 责任编辑:肖莉娟

江苏创新网讯  昨天下午,一场精彩的名家非遗主题讲座,在南京清凉山公园内的古崇正书院举行。主讲人苑利,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旅游局国家5A级景区评委、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司长马文辉到会,近1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和贯彻实施的全过程。




这场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众多的非遗文化传人及年轻人,幼儿园的老师们



苑利教授从非遗的历史价值到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了非遗的意义,那必须是人类文明传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活态传承。人类除本能外,更善于学习,不管是自己经历过的,还是没经历过的,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学习祖先的经验,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习得知识的渠道主要有这样几种:一种是通过书本学习获得知识。

如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她发现了提炼青蒿素的技术,而青蒿素有效成分的发现不是屠呦呦,而是古人。屠呦呦的贡献是从《肘后备急方》这本古籍中找到了治疗疟疾的方法,这种习得,使她在研究治疗疟疾的药物时少走了很多弯路。由此可见,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来汲取古人的经验与智慧,确实是人类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模仿古代器物,来学习古代知识,这也是继承古代文明的重要渠道。

比如说,我们没有建过长城,但只要看看祖先建造的长城,就可以模仿并建造起新的长城来。但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短板,文字的记载永远是简约的。如祖先的书上说了,用青蒿可以提炼出一种物质用来治疗疟疾,但怎样提炼却没有说,这就使得屠呦呦花了很多时间专门研究提炼问题。

同样,通过文物仿制尽管也能做出大致的器型,但制作工艺、流程技术是不是原来的样子谁也说不清,这都是这些渠道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短板。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继承古人的智慧更为有效,就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法,来汲取古人智慧,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讲的活态遗产,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一个比方,我是炒中国菜的传承人,我要把中国菜的制作技术传承给我们的后人,因为菜谱的记载太简单,葱少许,盐少许,姜少许,“少许”是多少?但如果我是手把手地教,他肯定一学就会。所以,慢慢地人们发现,人类文明传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活态传承。



马文辉司长从关于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说起,从国外的大品牌范哲思等到无印良品、优衣库,从地域文化到文创的推广到产业的恢复到民族自豪感,并讲述了国外利用传统资源开发高科技,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了爆发式的文化产业,将文创做的天翻地覆,通过对比,指出国内的创作能力要提升。(图文/陈宁

大家有感而发,发言交流


现场气氛活跃,问答交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