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资讯

数万援疆干部助力新疆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26 13:53:2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符晓波、何军 | 责任编辑:秦智海

江苏创新网  有一群人,肩负党和国家使命,舍小家顾大家,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祖国西部,把边疆视为家乡,在天山南北倾情倾力倾智,书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援疆赞歌。

  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19个援疆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选派的8.75万人次干部踏上新疆大地,成为助推新疆事业全面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全情投入边疆建设

  “追着太阳来到边疆,接力使命四季奔忙……你总在想,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一首歌曲《援疆三问》道出了数万名援疆干部的心路历程和铮铮誓言。

  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相对滞后……2016年初,安徽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刘师衡初到和田地区皮山县,真切感受到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现实困难。他走遍全县16个乡镇、街道,走访了200多户农民,摸清情况、研究政策、协调资金,使国家安居富民政策得以切实落地,帮助4万余名群众居有其所。入疆5个月时,刘师衡父亲病逝,而他因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最终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像刘师衡这样心系边疆、忘我工作的援疆干部并非个例。自1997年党中央选派首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工作以来,每年都有援疆干部踏上边疆的热土。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援疆由干部人才援疆进入全方位援疆阶段,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在新疆无私奉献,赢得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认可。

  中组部选派的第七批援疆干部万朝林2011年从南京大学来到新疆,先后在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任职,筹建“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清代新疆研究中心”等研究项目。考虑到科研需要,他几次申请延期留任,最终正式调任塔里木大学,在新疆扎根。

  一切为了百姓福祉

  干部人才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基础。数万名援疆干部人才与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并进,让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交出“美丽答卷”。

  在海拔3000多米的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援疆干部范磊克服高原缺氧高寒等困难,经常深入阿巴提镇、达布达尔乡等10个贫困乡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协调新疆首个光伏扶贫集中发电厂落地,点亮高原贫困群众的新生活。

  浙江省对口支援的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特色林果主产区,由于运输渠道不畅,产品销路狭窄,农民增收困难。浙江援疆总指挥王通林带领团队,推动浙江布局仓储物流和“十城百店”销售网络,成功帮助阿克苏果农开拓市场,带动当地林果产业实现升级壮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吐鲁番市人民医院院长常实说,湘雅医院与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以来,内地医疗人才源源不断补充到当地,“多年来援疆医生坚持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义诊,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接受专家治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2010年以来,中央部委、19个对口援疆省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200亿元,全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有力助推了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精准脱贫攻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真诚架起沟通之桥

  世代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农民常常把北京、天津、山东、深圳等省市挂在嘴边;许多还在读初中高中的青少年立志考内地名校;越来越多深居边疆的居民开始对沿海城市产生好奇和向往……

  在一批批援疆干部的引领推动下,19个援疆省市干部人才、社会力量与受援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在思想上有了更多共鸣、感情上有了更多交融。

  经学生们一再挽留,湖北援疆教师梁继鲁曾连续3次援疆,成为当地年纪最大、支教时间最长的老师。现已回到武汉的他常常收到新疆学生的讯息,有人考上了大学,有人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无论喜事还是烦恼,学生们都愿意跟他分享。在学生眼中,梁继鲁不仅是老师,更像亲人一样。

  相隔几千公里的新疆二十里店村和福建下党村,因援疆而结缘,两村村民跨越千山万水的阻隔相互走动、结对共建。今年夏天前往下党村参观学习的村民牙生·尼亚孜回到新疆后,立即着手谋划发展乡村打馕合作社。他说:“改良新疆的馕做‘茶点’,搭配福建的茶销售,我们两村合作,创新发展,前景好得很。”

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黄鹤麟说:“援疆干部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带动受援地与支援地实现多层次交流,彼此在了解中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