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资讯

南京首部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出台

发布时间:2021-04-08 14:07:21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吴德 贾冬 聂龙妃 | 责任编辑:卞婷婷

 代表点案、跟踪到底!南京人大代表旁听监督庭审“越来越刚”

  

  316日下午,15名南京市人大代表旁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肖日东 摄

 江苏创新网讯  330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组织人大代表旁听评议法院案件庭审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推动旁听庭审工作更加常态化、刚性化,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首个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工作的刚性制度。“这个办法最大的突破点就是变‘法院邀请、人大组织’为‘人大组织、法院实施’,充分彰显代表的主体地位,突出人大的主导权,让代表旁听监督越来越有刚性。”南京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云操作“一键报名”,164名代表抢15个旁听名额

 人大代表旁听评议法院案件庭审,是全国人大《监督法》《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履行监督职能、推动司法公正的一项职权。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代表旁听庭审工作,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牵头制定《关于组织人大代表旁听评议法院案件庭审工作暂行办法》,并于29日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原则通过。3月初,该委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程序,组织了一场旁听庭审。

34日,监察和司法委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发布了10件备选案件及基本简介。“没想到,代表报名会这么火,有164名代表踊跃报名,10件案件均有代表选案报名。”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员张燕蕾告诉记者。“15个旁听名额,164名代表争相报名,占全体521名市人大代表的31.48%。”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一位工作人员说,来电询问能否补报名的代表还有不少。

 报名为啥这样红火?“过去都是法院确定好案件,组织好庭审,邀请我们去旁听。现在旁听什么案,由人大代表自己选定。这样选出的案件,都是大家关心的、愿意听的,报名的人当然多了!”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江苏财务中心高级经理顾磊道出了代表们的共同心声。

“代表报名之所以红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宁代表’APP智慧平台的引入。”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副主任委员陈健告诉记者,监察和司法委在平台上专门创建“旁听庭审”模块,“代表想旁听什么案件,只需在平台上点击提交即可,前后仅需几秒钟。” 该委相关工作人员说,代表还可以实时了解、全程跟进旁听庭审动态,非常便捷。

“宁代表”云报名模式,让许多从未旁听过庭审的基层代表,有机会走进法院进行旁听监督。南京市人大代表、高淳区图书馆馆长陈后德就是其中一个。当得知旁听案件正是自己所关注的案件,他坚持克服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等困难,乘坐近2个小时地铁、公交提前赶到市法院参加旁听。

 集中评议+跟踪监督,代表旁听庭审不再“一听了之”

 经过164名代表集中点案,“黄泽铭与江苏省版权局著作权登记纠纷案”被选中为旁听评议案件。3161430,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该案,参加旁听的15名市人大代表全部到场。

16日下午4点庭审结束,代表们集中在会议室对庭审工作进行集中评议,南京市法院分管副院长,办公室、研究室、知识产权庭负责人以及合议庭全体人员集体听取代表意见。15名代表填写评议表、为庭审案件现场“打分”,围绕庭审情况、审判人员履职能力以及所涉及的法律应用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现场十分火爆。

“行政首长不光要出庭,更要出声,回应社会关注。”南京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束建民提出意见。“要通过审判促进行政机关认真依法行政,推动他们不光看重依法行政的结果,更要注重依法行政的过程,促进类似今天庭审案件的现象不再出现。”南京市人大代表、江宁区城建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徐静建议。

 评议进行了一个半小时。323日,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向市法院发出《关于办理市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评议意见和建议的函》,就代表提出的三类8条意见建议作书面反馈,要求“市法院研究处理,于二十个工作日内向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报送落实情况报告”。

“这太给力了!现场有集中评议,事后还跟踪监督,让代表旁听庭审不再‘一听了之’!”南京市人大代表、中设设计集团副总规划师邓润飞告诉记者,“正因为听说市人大对今后的旁听庭审有跟踪监督‘硬招’,我们代表对此次旁听也特别看重。有3位代表,都是在本职工作与旁听时间出现冲突、主动调整安排赶来的。”

 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五类案件成旁听监督重点

 《暂行办法》共18条,记者在《暂行办法》里看到,出现人大代表要求旁听评议的案件、监督司法工作中需要旁听评议的案件、司法机关主动接受监督的案件等3种情形,将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旁听评议庭审,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每次邀请代表15名左右。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大代表要求,可以适当增加旁听次数和参加人数。” 这位负责人说。

 他告诉记者,在确定旁听评议案件时,将优先选择5类的案件:在本行政区域内影响较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件;人大代表提出的案件和人民群众信访反映的典型案件;与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有关的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建议旁听的案件;其他需要组织人大代表旁听评议的案件。

 如何彰显代表旁听监督的刚性?《暂行办法》给出4项制度性安排:一是旁听庭审结束后,人大代表将对参与庭审工作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进行集中评议,法院、检察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对评议意见作出现场回应;二是填写《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测评表》,现场反馈给法院和检察院;三是法院、检察院在收到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书面反馈的代表意见建议后,在20个工作日内报送落实情况,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在收到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将公布在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上;四是法院对人大代表旁听评议庭审的案件,在作出裁判后10个工作日内,将法律文书报送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在收到法律文书后3个工作日内,将裁判结果公布在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上,接受代表监督。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利民告诉记者,33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评议庭审工作的实施方案”,与市人大的《暂行办法》相互响应、有效衔接,有力地保障了旁听评议庭审工作形成闭环、刚性落实。(图文/吴德 贾冬 聂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