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资讯

宁鞍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发布时间:2021-04-23 09:23:43 | 来源:南京日报 | 作者:来源于网络 | 责任编辑:

  江苏创新网讯  为了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自此,江苏、辽宁两省,南京、鞍山两市开展对口合作。2017年9月,南京—鞍山直飞航线开通,拉进了两市的时空距离,对口合作步入快车道。

  宁鞍对口合作实施以来,南京对口合作干部人才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效落实,建机制、学经验、搭平台、抓项目,为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引入优势项目,调整产业结构

  聚焦产业、深化全方位合作是两市对口合作的主基调。2018年,鞍山党政代表团来宁,举行专场推介会并签署了5项合作协议,与江北新区合作盘活闲置资产,建设北方国际健康城。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和全息健康管理中心,以及生物样本存储、基因检测、健康科技研学基地,累计签约相关配套企业35家。

  为推动更多健康产业资源和优势项目在鞍山落地,南京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两市健康医疗产业对接。2020年8月,鞍山市与江苏启迪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启迪生命科技集团,并引进了一批领先的健康科技企业,助力鞍山打造健康科技产业集群。同时,南京颐倍康养老发展公司在鞍山建设市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5个县区级中心,投资8000万元建立鞍山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通过对口合作,鞍山还实现了金融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南京紫金投资集团与新鞍控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南京银行与鞍山银行开展金融科技领域深度合作;鞍山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与苏宁银行合作,“市民贷”落地鞍山。

  而在宁鞍两市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鞍山市艺术剧院创作的6个剧目在南京江南剧院和南京文化艺术节演出10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姚惠芬在鞍山市博物馆举办作品展;2020年10月,“活力鞍山·玉美岫岩——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雕精品展”在南京举办,搭建了文化桥、铺就了友谊路,进一步密切了两市文化交流合作。

  据统计,宁鞍对口合作实施以来,两市在多领域开展合作交流,鞍山各部门及企业代表团等共95批次赴南京交流学习,南京各部门及企业代表团等共65批次赴鞍对接交流,签署各类合作协议40个,签约及达成合作意向企业80余家,带动一大批项目投入达产,为鞍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聚焦智力支持,促进创业创新

  创新的关键要素是人才,要改变鞍山钢铁工业“一柱擎天”局面,更需要以人才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对此,南京坚持聚焦智力支持,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夯实鞍山长期发展基础。

  南京对口合作干部人才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在宁高校科研院所与鞍山开展产学研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先后与鞍山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联合设立研发和成果转化机构。东南大学与辽宁科技大学、鞍钢信息产业集团合作开发的冶金智能工厂无人天车定位系统,成功创建冶金智能制造与工业流程控制国家级科研平台。鞍山聚龙股份、中钢热能院、科大物联、七彩化学等也先后在南京设立研发平台。

  同时,通过举办“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高端研讨会和“院士鞍山行”活动,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东南大学徐菲菲教授、南京城市交通规划院院长杨涛教授等先后受邀来鞍开展专题讲座,为鞍山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出谋献策。

  宁鞍两市人才交流也十分活跃。鞍山先后选派10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南京机关部门跟岗锻炼,8名金融干部赴南京金融机构挂职学习,208名医疗教育系统骨干到南京各大医院及学校进修培训。截至目前,鞍山赴南京参加学习培训人员累计578人次。


  探索合作新路,实现共赢发展

  开展好对口合作,就要立足当地特点、聚焦工作重点。南京对口合作干部人才服从大局、履行使命,奉献异乡、担当作为,在鞍山体制机制改革、多层次合作等领域探索新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京力量”。

  借鉴南京先进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鞍山市优化营商环境80条》,推出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方案,实施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及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2017年全国地级市排名196位升至第5位,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老旧小区全国试点示范城市,打造了亲商、敬商、护商的城市新形象。

  合作共享发展理念,推进两市市场对接。宁鞍共建“友好工商联”,开展商贸交流,共同参与江苏电子商务大会等大型活动,推动鞍山在辽宁率先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两市还建立对口县(市)区、园区间对接合作机制,目前,鞍山8个县(市)区实现了与南京各区的对接合作。

  2018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老部件收藏仪式”在宁举行,由鞍钢生产、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曾使用的4根桥钢梁历经数十年风雨后“衣锦还乡”,被带回鞍钢博物馆收藏。“争气钢”成为宁鞍两市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