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们参观博物馆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供图
江苏创新网讯: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前,孕育了长江三角洲最东的两座城市,江南是年轻的上海,江北是有千年历史的江苏南通,它被誉为“扬子第一窗口”。
南通拥江吻海,江海风韵、山河风光、田园风情在这里渐次呈现。余秋雨先生不止一次到访南通,挥笔写下名篇《狼山脚下》入集《文化苦旅》:“汽笛声声,海船来了又去了,来去都是满载。狼山脚下的江流,也随之奔走得更加忙碌,奔向上海,奔向大海。”当再一次来到南通,这位文化学者细看又思,说了这么一句:所谓旅游看的是自然生态,是历史文化,这里其实最宜于生态游,又宜于文化游。
认识并走进一座城市,可以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能正确打开一座城市优美的史诗和美丽的画轴。国家文物局的资深专家盛赞南通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大博物馆,一座博物馆城。
作为近代遗址遗迹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世纪末以来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空间,特别是张謇企业事业的遗址散落在8000平方公里江海大地,而环绕濠河比比皆是、尤其密集。即使你在濠河畔和唐闸、天生港、狼山三镇匆匆一瞥,也能很快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深深的印象:整座城到处可见张謇巨人般的身影以及他遗落在此的“百年梦痕”。南通被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亲切地称作“中国近代第一城”。
要说博物馆城、“中国近代第一城”,我更想说的是这里公共博物馆之多,市区每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领先全国。
公元1895年张謇创建大生纱厂,10年后设立拥有园囿的博物苑,至今已有114年。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也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肇始地。中国博物馆界同仁都想来看一眼自己的“鼻祖”。
进入新世纪,这一亮色再次添彩增光。中国珠算博物馆率先在北濠河畔建成,珠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非南通特有,国家有关部门看中的是南通文博的特色和南通人的用心用情。进得馆去,小的如发饰那么袖珍,大的乃红木巨制算盘,令见多识广的时任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库敏斯女士也大开眼界。
没过多久,又一个国家部门再次相中南通,国家级的审计博物馆也落户北濠河畔,与珠算博物馆相毗邻。理由完全一样,“文博之乡”南通是中国文博事业历史发展的窗口。如今它已经入选新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这种国家级博物馆扎堆的现象再一次升温,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在张謇所办大生八厂原址建成开放。张謇先生既是实业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近代慈善家,学术界的共识催生了这一国家级的博物馆。
各种力量一起来办,财政给予非国有博物馆补贴。十来年间,濠河两岸新增了一批重量级文博场馆,新老文博场馆共有20多座。环濠河博物馆群蔚为壮观,被确定为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新建的城市博物馆与南通博物苑隔河相望,连接两个馆的一座桥同时也联结了近现代。
赵无极先生在南通度过了难忘的中小学时光,他和南通籍美术家造就的中国南通美术现象,催生了一批美术馆和名人馆: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的蓝印花布艺术博物馆,还有沈寿、王个簃、尤无曲、范曾、范扬等美术名人馆如夜空星辰,散落在社区街巷。民营的中心美术馆创办起来了,10年就举办了150个展览,60多场讲座,100多次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政府创办的综合性美术馆也已封顶。通作家具博物馆、红木雕刻艺术博物馆、梁承榨榛博物馆、榫卯文化博物馆等木作非遗博物馆也正在兴建。
依据地域特色、历史遗存,南通已构成一个有机关联的博物馆体系。
刚到南通读大学的梁同学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家人:“我正在慈善博物馆参观呢,南通的博物馆太多了,一个星期还看不完!”拥有如此密集又风格迥异的博物馆群落,是南通绵延历史文脉的荣耀,也是抵达这座城市的中外访客热烈追捧之处。因为它们带你进入的不只是一个物质化的世界,更是历史文化的宝库。一座馆就是一座文化地标,浸润着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
博物馆是城市展陈历史、展现文化的一扇扇窗,通过它们不仅能看到城市的底色,还能看到城市的亮色。博物馆文化成为南通江海文化的一抹重彩,这里的博物馆成了市民和中外宾客最好玩的场所。要看博物馆就要到南通,到南通玩就去博物馆。
(黄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