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度番茄酸甜可口,风味浓郁。17日,记者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刘明池团队获悉,该中心节水优质课题组在通州基地连栋温室,示范展示了其基于限根槽培系统、调亏灌溉和营养液调控3项关键技术建立的“高糖度番茄模式”。利用该模式种植的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8%—9%,对照普通栽培品种5%—5.5%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60%左右。
“我国蔬菜产业正处于由追求数量向高品质转变的起始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蔬菜产品质量、风味、营养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蔬菜产品的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刘明池研究员表示。
20年来,该课题组对高糖度番茄的栽培技术和生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国内首次确定了番茄产量和品质兼顾的限根栽培和调亏灌溉调控技术,将可溶性固形物从5%提高到8%以上,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产量和品质兼顾”的高糖度番茄栽培模式,并开展果菜类品种、水、肥、激素等8个农艺因子对品质和芳香物质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阐明了蔬菜果实芳香物质形成的机理,这些研究工作,为高品质番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糖度番茄栽培模式实现了4个方面的重要创新:建立了限根槽培系统;创新了调亏灌溉三维模式;攻克了营养液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出可直接使用地下水的营养液配方,使栽培成本更低;首创了‘产量和品质兼顾’的高糖度番茄栽培模式。”刘明池说。
据悉,本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农业部行业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已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该课题研发的这套栽培系统所有设备和品种均已实现国产化,而成本仅为国外先进栽培系统的50%左右。(科技日报 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