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科技

病毒气溶胶传播条件苛刻 公众无需过分担心

发布时间:2020-02-22 15:40:52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陈曦 | 责任编辑:丁璇

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解读,病毒传播途径的表述中增加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一表述将“相对封闭的环境”“长时间暴露”和“高浓度”作为可能的传播条件。

  对此,中国微生物学会专家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很多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其实就是飞沫传播,而任何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都能经过气溶胶传播,但是这种气溶胶传播需要有严苛的条件。在空旷场所,风大时气溶胶颗粒几秒钟就消失了;在密闭的地方,环境产生的携带病原的气溶胶颗粒数量又非常低。公众需要重视,却不必过分担心。”

  传播条件非常严苛

  谈及气溶胶传播的条件,这名专家说:“首先病毒量或细菌量需要在气溶胶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其次气溶胶产生的粒子大小要合适,颗粒直径在2—10微米之间才能被吸到肺泡里,这种大小的颗粒吸入效率最高。平时人们说话、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气溶胶粒径在1—2000微米范围,正常人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气溶胶微粒97%都小于2微米,病人因为产生黏液,呼吸道有炎症,喷出的粒子尺寸要大一些。”

  据介绍,人们喷出的口水、分泌物中有微生物的话,这些微生物也会随之喷出。如此小的颗粒,绝大部分在空气中随着水分蒸发而很快消失,大粒子则很快坠地。只有很小的一部分飞沫核会飘浮在空气中,成为气溶胶颗粒,这一部分有可能会传播疾病。

  但专家表示:“实际上,这些飞沫核颗粒往往含病原体非常少,99%的病原体都在50微米以上的大飞沫核颗粒中附着,这些大颗粒绝大多数都落地了,或者沾染在门把手、桌子等附近物体上。以打喷嚏为例,距离最远大约在1.5米到2米之间,而直接污染也就是这个范围内。”

  存在传播可能但风险不大

  专家举例说,如果一个诊室有15平方米,里面有10个病人,在不开门窗、空调,也没有人走动的情况下,每个人连续打20次喷嚏,能被人体吸入的气溶胶量,大概是2.4微升左右,即每立方米仅有0.08微升的气溶胶。可想而知,尽管存在被人吸入并传染的可能,但概率很低。如果开着门和窗户,人来回走动,传染概率更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携带病原的气溶胶能不能在室外,比如公园里、街道上传播?专家表示,概率更小。室外气溶胶能否传播,取决于气溶胶粒子的大小、风力和风向,以及气溶胶的数量、人员的距离等,而达到这些传播条件并不容易。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室外传播的可能,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如被病人打喷嚏喷了满脸,又没戴口罩,则病毒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专家介绍,绝大部分飞沫喷出后水分蒸发,变成更小的飞沫核,可能有蛋白、细菌和病毒在里面,直径在8微米左右的飞沫核在空气中20分钟左右就会消失了,直径小于4微米的飞沫核,最多在空中停留90分钟,而这些数据是在空气静止、没有阳光的密闭室内得出的。自然条件下,含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核在空中长时间漂浮的概率很低。

  飞沫会导致间接接触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还是以接触传播为主,就是含有病毒的飞沫核落在物体上,人们接触后再碰触鼻和口腔等黏膜传染,这种间接接触的风险最大。”专家认为,飞沫的直接传播需要严苛的条件,一个病人和一个正常人在1.5米以内面对面,病人打喷嚏的同时正常人正好在吸气,并把喷嚏飞沫直接吸入才会造成传染。但在密闭的室内,这种经过呼吸道直接吸入飞沫被感染的概率远远大于室外,需要佩戴合格的口罩防护。

  据介绍,病毒很难用“个”计算,一般细胞被病毒感染后会形成“空斑”,有的病毒一个“空斑形成单位”就能造成感染。如对同为呼吸道传播的鼻病毒研究表明,病毒以间接接触传播为主,抠一下鼻腔再摸门把手,门把手上的病毒量在3—1800个“空斑形成单位”之间,别人再摸门把手,只要摸到一个“空斑形成单位”,就能通过接触鼻或口腔黏膜而被感染。

  专家建议,从个人防护来说,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是要防止飞沫传播,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喷出和吸入。二是防止接触传播,不乱摸,勤洗手,改变揉眼、抠鼻、摸嘴等习惯;在公共场所少触碰手机、钱包等个人物品;手机、钱包、手套要经常消毒,防止洗手之后接触到能被污染的手机等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就是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科技日报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