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家乡年俗
榆林日报2019-12-17
大字

江苏创新网讯 俗话说,十里乡俗不一般。在我们当地的小山村,过年的习俗也有很多。

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剪窗花、买鞭炮、蒸黄馍馍、做豆腐、打扫窑洞、糊窗子等。腊月二十三送灶君爷,晚上要吃杂面、放鞭炮,实际上,我们小山村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过年的程序了。到了除夕,人们一大早起来忙着担水、捣钱钱、打扫院子、贴对联、贴窗花。正如信天游里唱的白格生生窗纸红窗花,到处都格外好看。下午吃饭前要点香放炮,吃过那丰盛的年夜饭后,家家户户在门前挂上灯笼。一家人围坐在家中团聚热闹,因为除夕之夜是不能出去串门的。睡觉之前还要放炮,给孩子们压岁钱,并在孩子的枕头下压上火柴、鞭炮、蒜,据说是可以避邪。

大年初一起来,首先要放开门炮。开门炮放得越早越好,所以鸡一叫就听到四处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当然,初一最重要的是吃饺子。在饺子里包上硬币或小柴棍,谁吃出来预示着有福气。大年初一是不能出远门的,所以大多数孩子穿上新衣服只是在村里串门、玩耍。这一天大人们不能打骂孩子,即使孩子调皮了也不打骂,所以孩子们特别得自在、疯狂。初一不能担水、不能扎针,所以大人们也清闲了,和乡亲们凑在一起打扑克牌、下棋、聊天等。正应了忙月尽,闲初一

到了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了,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去娘家了,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回来了,小山村里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人口大流动。正月初六是小年,也叫人气节,和除夕一样,初六晚上也相当于吃年夜饭,初七早上要吃饺子,当然隆重程度自是不同了。初十是老鼠出嫁女儿,据说,这天晚上在炕上的灶道里可以听到吹唢呐的声音,说是老鼠们在热闹。小时候我每每听到这些,晚上都不敢上炕睡觉,担心会有老鼠出来。正月十三是捞羊羔时间,这天晚上放羊的人是要吃饺子的。据说吃了饺子,当年的羊子就会多产羊羔,所以小时候很是羡慕那些放羊的孩子,可以多吃一顿饺子。正月十五是捞人羔时间,也要吃饺子,尤其新婚夫妻是一定要吃饺子的,预示着会早生贵子。

正月二十三,在我们家乡的小山村里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孩子们要去山上砍柴,主要是砍圪针,因为晚上要用圪针打夜火。把院子打扫干净了,把砍回的圪针捆好,根向上倒栽在院子中央,周围放上易燃的柴火,当夜幕降临,就可以点火了。这时,各家各户都会把家里的被褥拿出来烤一下,据说这样百虫不进家,人也要烤火,据说一年四季不生百病。打夜火时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他们一家一家挨着看火,看谁家的火苗冒得高,预示着谁家今年有好收成;当火苗小了,孩子们还争相跑着从火上跳过去,据说可以吉祥如意。等剩下灰烬的时候,在火上烤着吃馍馍、面花等。

转眼间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男人都要理发,轻装上阵,开始了一年的劳作。所以到了这一天,过年才真正的结束了。

家乡的年俗多、时间长,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二月二,持续了近四十天的时间才结束。现在,人们过年的习俗已经简化了许多,许多习俗已逐渐模糊淡忘了,但那些真正包含着民俗风情、美好愿望的过年习俗,还在不断传递传承。(贺鸿杰)

相关文章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