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是第十个“世界家庭医生日”。19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联合主办“携手家医,同心抗疫——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云直播活动”在全国9个会场同时开播。江苏分会场设在南京市江宁医院。
本次主题云直播活动,旨在进一步宣传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代表的基层医务人员,在基层群防群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基层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推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促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鼓励全科医生在抗击疫情及各种慢病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全科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亚夫教授介绍说,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全世界虽然对他们的称呼不同,但他们的职责基本相同: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服务半径,对服务对象提供从怀孕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的医疗、预防、康复、心理健康、健康宣教等方面签约服务,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据了解,我国自2010年开始试行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全国已有35万名家庭医生服务在乡村和城市社区。2018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家庭医生团队依法依约为签约居民提供基础性和个性化签约服务,并提出十一项签约服务内容。江苏省自2013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以来,目前全省有1.27万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家庭1227万个。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家庭医生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显。从门诊到病房,从机场到车站、码头,从居家隔离到爱心宾馆,从摸底排查到上门检测……家庭医生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抗疫前线,与社区居委会、公安等机构,并肩携手,共同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了生命防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期间,南京鼓楼区宝塔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们,为辖区内体弱多病、腿脚不便的老人送医送药上门。社区一位70岁的老先生心绞痛突然发作,虽然当时已是凌晨,常雪端、赵琳两位家庭医生接到信息后,立即上门帮老人检查、治疗,直到老人病情缓解后才离开。疫情期间他们累计上门服务30余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三星村村医张朝国,从医41年的他每天走村入户到村民家中给外出归来的人员及家属测量体温、普及防疫知识、心理辅导,还要参加村里的消杀任务。为节省时间,他每天中餐只有简单的泡面。在溧水区人民医院ICU工作的女儿张欢欢在父亲的影响下,坚决申请到武汉前线支援。就这样,父女两人在抗疫一线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一时传为佳话。
江宁医院发热门诊先后接受多位“三无”人员和流浪人员留观。发热门诊不仅免费救治他们,医护人员更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护。该院全科医学科任成主任告诉记者,有位50多岁“三无”人员,半年前从老家武汉出走,先后到过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因发热被送至医院救治,经积极治疗并排除新冠后,按照其个人意愿,医护人员掏钱为其购买回老家的高铁票,并将他一直护送到车站。
南京秦淮区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柏涵秋,从今年除夕夜开始,在疫情防控岗位上连续奋战了二十多天。她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为回宁人员监测体温,有时冰冷的雨水拍打在她的脸上,也打湿了衣裤鞋袜,双手冻得像胡萝卜一样,但是她无怨无悔。南京江宁区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医生武丽秀,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不得不把正月初九的婚礼一推再推,一直推迟到3月20日才补办婚礼。
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卫生院购买一批急需的N95口罩,但当时物流受阻,医院职工卞国庆自己驾车去取货,由于连续多日的疲劳,在204国道口拐弯处,一辆载重四十吨的大货车与他的车子迎面撞来。当他在医院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医疗物资,医疗物资还在吗?”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后来他在外伤还没痊愈的情况下,就办了出院手续,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战斗”。
大病进医院,小病回社区,康复回社区,实施基层首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是缓解大医院门庭若市、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的良方。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签约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互信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健康、密切医患关系与社会和谐、引导居民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因此家庭医生也被称为控制合理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记者 仲崇山 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