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 是新四军抗日驱寇的主战场。秦邦宪、恽代英、张闻天、周恩来、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来自于江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江苏。江苏现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1710处,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我们学习、研究红色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追寻先烈轨迹,展现鲜为人知历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文化,本网特开辟“红色江苏”专栏。现分期发布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周晓平撰写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人口20万的泰兴古镇黄桥,除了驰名海外、香酥可口的黄桥烧饼,还拥有220多家各类乐器生产及配件企业, 取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有30多家,全镇从事乐器加工业的人员达3. 5万人之多,堪称当今世界最大的小提琴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小提琴、大提琴、贝司、钢琴、吉他和尤格利利等10多个品种,年产提琴75.6万套、吉他150万套、钢琴6000套,其中品牌代工约占60%,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国内份额的50%以上,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世界市场的30%以上。2018年,全镇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完成产值22.8亿元,销售收入24亿元,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今年4月,黄桥被中国乐器协会命名为“中国提琴产业之都”。
堪称“乐器皇后”的小提琴,是怎样在这块泥土里生根开花,长成参天森林的呢?当地人难忘乐器骨干企业风灵集团的成长史。在上世纪60年代末,6位曾在上海提琴厂当制琴师傅的黄桥人回到家乡,租下几间房办起社办小厂,专门为上海提琴厂加工琴头、弓杆等零配件, 就这样以“一个琴头五毛钱,一个弓子一块钱”,开始了提琴产业的扬帆起航。70年代初,他们自创出第一批“向阳”牌小提琴。几年以后,因为机制和市场等多种因素,上海提琴厂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自身难保,也波及到这家乡下小厂。
不会拉琴的农民在造琴之路上执着拼搏。1980年,6位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高徒李书出任提琴厂副厂长,他对内整顿风纪、调整生产布局,对外拓展合作、南下广交会,逐步将企业扭亏为盈,跃升为全公社排名第一的工厂。80年代中期,李书担任厂长,上任后的头等大事就是仔细摸遍制作提琴的183道工序,材料成本多少钱、制作耗时多久,他心里有了清清楚楚的账。第二件事就是全厂搞改革,推行计件制工资,工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很快。乡镇小企业还乘着全国工业体制改革的东风,走上城乡联合的道路,与上海提琴厂签订十年的联营协议,成为上海提琴厂泰兴分厂,开始了提琴产业腾飞的起点。90年代初期,当“春天的故事”奏响高亢的弦律后,泰兴分厂分手上海提琴厂走上新的道路,1995年以生产8.7万把提琴摘得国内第一大提琴生产商的桂冠。紧接着,企业拿到了自营出口权。随着乐器产业的壮大,李书辞去乡政府领导的职务,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务员。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过硬和市场占有率,企业更名为凤灵乐器有限公司,聘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创始人郑荃为技术总顾问,聘请国际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吕思清为形象代言人、国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迈克·嘉玛尼斯与大提琴演奏家莎拉·梅尔为风灵提琴国际文化大使,使产品始终引领国际国内市场潮头,50%的产品由长期合作的美国公司销往美国市场。自此,凤灵乐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提琴生产商。从那时起,创下连续24年提琴销量稳居世界第一的记录。
如今,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拥有1500多名员工、技术人员占近1/3的凤灵乐器集团,连续多年跻身全球乐器音响制造业150强,成为中国提琴协会会长单位,“凤灵”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际免检产品, “斯坦特”“琴艺” “泰乐”等品牌相继获得省名牌商标,集团的乐器博览馆和生产车间也成为乐器行业唯一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独占鳌头的凤灵集团长成一棵头顶“世界第一”光环的“大树”,用一把小小的提琴在当地“拉”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带动全镇形成年产值超6000万元的企业1家,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企业70多家和10多个人的家庭作坊上百家。
为了加速推进提琴产业发展,黄桥经济开发区规划出3.8平方公里的乐器主题小镇,计划投资50亿元,力争在2021年聚集300家乐器企业,形成集综合类乐器制造、乐器文化、创新创业、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和生活体验于一体,产值过百亿元的“爱乐之城”。
【作者简介】:
周晓平,现任江苏省房车露营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副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研究员。先后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和江苏省旅游局工作。从事旅游行政管理工作和旅游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智慧旅游研究20多年。兼职南京农业大学乡村旅游研究发展中心顾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和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特约编辑。
出版过《江南》(台湾中华自由行丛书)《双休潇洒游江苏》《驾车自助游江苏》《驾车自助游山东》《驾车自助游安徽》《驾车自助游上海》《红色旅游名城南京》,美丽江宁丛书《筑梦家园》《名邑胜迹》,江苏旅游故事丛书《那些美景的无边风月》和《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等书籍近40部,编辑出版《印象江苏》画册,承担过“美好江苏”和多部旅游形象广告电视宣传片的制作。